三十而立,奋楫笃行。1月1日元旦节,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暨封面传媒建立9周年,封面新闻联合小红书推出新年展——“你就是成都封面”,约请广阔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在30幅封面展览中感触成都人的多彩日子。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2016年5月4日,封面新闻客户端芳华上线,从干流大签到新式干流媒体。在年代浪潮中,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成都的城市变迁,走进了读者的温暖心田,每一次技能的革新和内容的迭代,都是对读者的厚意回馈。
下午时分,成都市锦江区东顺城南街巷子里分外热烈。巷子一侧,30幅7米多高的相片招引不少市民游客停驻欣赏。
李先生是30幅著作中的摄影者之一,今日朝晨他便来到巷子看展,吃过午饭后又来了。他说,看到自己摄影的著作被放在热烈的巷子里,分外高兴。“我在规划院作业,业余时刻喜爱‘扫街’拍点人文和自然风光。”李先生介绍,这张“火锅串串冰火两重天的高兴”摄影于本年7月的一个晚上,方位在总府路天桥。
“成都夜经济”是李先生想从相片里展示出的主题词。“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走到玉林路的止境,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几年前,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唱出了成都日子的轻盈和夜色温顺,也把成都的夜经济唱到了更多人的心里。
在李先生看来,成都稀有不尽的川菜馆子、火锅店以及其他地道的地域美食。即使挨近凌晨时分,大街上仍然能看到人山人海的人群在聚餐或逛街。如果有外地游客来成都,他引荐必定去成都夜市逛逛看看。
“这样的办展方式很潮流,很芳华,很生机,很时髦,推翻了我对报纸的形象。”李先生一口气用了四个词语来描述。他泄漏,自己是华西都市报的忠诚读者,开展30年的都市报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群众视界,很是新鲜。“这些相片展示了成都的城市面貌、风土人情、城市变迁,特别好!”
在很多著作中,除了自己的,李先生形象最深入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送外卖的那张相片。“刚刚一个外卖小哥从这通过,那种曩昔与现在的比照感,一会儿就出来了,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就像一坛酒,真的是越陈越值得品尝。”
除了30幅相片,街边摆放的“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暨封面传媒建立9周年”的各种打卡设备相同招引了路人的重视。
“能够帮我拍张相片吗?”刘女士走上前问询作业人员,今日是元旦节,成都又是大太阳,她带着女儿和妈妈来巷子里喝茶。“这个巷子改变很大,曾经都是传统的商铺,现在一排门店都变成了潮流咖啡店、服饰店。”
拍完照后,刘女士带着女儿选择了几款此次活动为市民游客预备的礼品。“就要那个熊猫发箍吧,我女儿喜爱!”随后,刘女士将相片朋友圈“三十而立,正是血气方刚。华西都市报都30岁啦,时刻过得真快!祝福它越办越好,陪同读者共长情;也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刘女士特别说到,自己的母亲是一位“报痴”。本来,70岁的母亲是华西都市报20年的忠诚读者,她不只读报,还保藏报纸,家里的墙上贴满了报纸。“母亲喜爱报纸上的深度报导,喜爱社会新闻,曾经出门都常带着报纸,走到哪里有闲暇了,就拿出来看。”
刘女士表明现在看报纸的人变少了,她呼吁我们多看报纸。刘女士以为,报纸的质感和深度是新媒体不能够比较的,报纸上的内容通过更严厉的修改和校正,内容更真实可信和威望牢靠。此外她还谈到,阅览报纸有助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批判性考虑,脱离碎片化的浅薄和健忘。
据悉,本次活动共设置了30个以华西都市报版面为蓝本规划的庆生打卡点,掩盖成都及其他市州的地标性修建、商圈、博物馆等抢手地址。
读者在现场摄影打卡后,可将带有特定视觉标志的相片上传至封面新闻客户端H5页面,并获取精巧礼物,一起参与抽奖活动。每一个打卡点都承载着读者与华西都市报的回忆,一起定格最美的邂逅。
李在明观察韩国山火时遇袭 突击瞬间画面曝光 黑衣男人随即被安保人员拦下
医师:少吃生果能少生很多病,人体代谢不了的果糖,大部分会被转化为脂肪 还易生痰 #中医科普
湖南宁乡一饭馆办宴席后多名来宾呈现吐逆症状 市监部分:初查系诺如病毒感染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中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现,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加 11%,但在零售、财政出资等板块面前,的确显得 “微乎其微”。
山西一高中生家长称让教师给孩子讲卷子,被怼“一道都不会做?去上职中吧” ,校方回应!教育局已介入!
近来,山西介休一中有家长称“在群里让教师给孩子讲卷子”,被怼“一道都不会做?那就不要在这上,主张去职中吧”。
“5岁男童被殴伤致死案”生母是幼师:法庭上称仅仅想管束孩子;其男友练过9年功夫,提议“狠狠打一顿”
2025年3月25日,山东威海5岁男童涵涵疑遭生母陈某及其男友石某某殴伤致死一案,在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 涵涵的父亲、爷爷等多名家族参与庭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