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施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为内分泌疾病患者拨开迷雾,用温暖的关怀守护肾病患者生命的“净土”。他们就是内分泌肾病内科医护团队。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如同人体内的“精密仪表盘”,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多个腺体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内分泌系统如果出现问题,便会引发糖尿病、代谢紊乱、皮肤与外表改变、神经系统异常、生殖系统异常、器官功能异常等众多复杂疾病。这类疾病治疗效果差异大,部分可治愈,部分需终身管理。
恩施市中心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医生就像技艺高超的“仪表盘修复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相关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疗法,为患者精准诊断、科学治疗。
66岁的张先生是一位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年来深受糖尿病、肾病折磨,面对不断攀升的尿蛋白指标和逐渐衰退的肾功能一度陷入绝望。如今,他在恩施市中心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找到生命的转机。
多年来,科室主任殷元万带领团队不停地改进革新诊疗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摒弃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殷元万查看张先生的相关检查结果后,决定为其采用新药非奈利酮治疗。
非奈利酮片是一种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激活,从而大大降低肾脏损伤风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张先生的尿蛋白指标显著下降,肾功能逐渐稳定。
除了非奈利酮片,司美格鲁肽也是该团队在治疗中的一大利器。司美格鲁肽是一种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能大大降低血糖,还能通过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入从而减轻体重。
38岁的王女士患有Ⅱ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她在该科接受一段时间司美格鲁肽治疗后,血糖得到一定效果控制,体重明显下降。
健康所系,心之所向。作为湖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与恩施州临床重点专科,恩施市中心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医疗、科研、教学“三驾马车”全面发力,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2013年,恩施市中心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成立。经过多年发展,科室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下丘脑及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钙磷代谢疾病(含骨质疏松)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展现出精湛的诊治能力。特别在糖尿病、肾病等复杂病症的诊疗上,通过提前干预,极大避免了并发症发生。
“如何治愈更多患者?引进先进医疗设施、提高学科诊疗水平是关键。”殷元万表示。
近年来,科室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引进胰岛素泵、输液泵、注射泵、微量注射泵、糖尿病治疗仪、人体成分分析仪、CRRT机等一批先进医疗设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精准的治疗。科室实验室还引入先进的化学发光实验设备,实现内分泌代谢检验测试的项目全覆盖,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恩施市中心医院是湖北恩施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及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除日常诊疗外,科室还承担着两校肾内科的教学任务及临床带教工作。同时,科室还是恩施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培训基地。
近年来,科室在内分泌和肾病领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先后完成《血清皮质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血清脑钠肽检测在老年人甲亢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2篇,并出版专著一部。
内分泌肾病内科现有47名医护人员,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9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日常,科室定期组织医生开展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分享临床经验和最新医学研究成果。针对疑难病症,组织多学科会诊,邀请相关科室专家一同探讨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优的医疗服务。护士们则以细心、耐心、爱心对待每位患者,他们不仅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能,还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健康状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为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科室选派多名骨干医师和护理人员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鼓励医护人员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热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为科室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科室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确保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殷元万说,科室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追求,精进医术,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