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yu乐鱼登录入口是中国新闻出版总局出版物特许印刷企业[(粤)新出印证书4403001377号]
0755-82415862

昭通这个镇 有云南省第一大、全国第二大的夏季草莓种植基地

  草长莺飞,“莓”果飘香。时下正值夏季草莓成熟期,走进巧家县马树镇万亩连片草莓基地,只见一人多高的草莓大棚一字排开,棚内一垄垄草莓生机勃勃、长势喜人。一颗颗鲜红娇艳的草莓喜上“莓”梢,在绿叶的掩映下散发着清香。

  “草莓隐芳香,绯红满墒坡。”近年来,巧家县在省、市全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打造“云果”品牌的政策支持下,利用马树镇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全力发展草莓规模化种植,已建成科技示范园、育苗基地、种植基地、草莓交易中心、深加工厂等项目,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截至目前,马树镇草莓种植培养面积达2.5万亩,成为云南省第一大、全国第二大的夏季草莓种植基地。今年预计总产量可达5万吨,总产值超7.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近1.25万个,实现务工收入3亿余元。

  近日,我们来到巧家县马树镇草莓科技示范园内的巧家县巧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巧艳公司”)的草莓育苗大棚,只见一大片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标准培育带如绿色海洋般展现在眼前。半人高的育苗床上,一排约30厘米高的草莓种苗两侧,各有4排穴盘,穴盘里的草莓苗正茁壮成长,绿油油的,十分惹人喜爱。

  “当种苗上的匍匐茎长出气根后,工人将气根叉压定植进旁边的穴盘。”巧艳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琪一边讲解,一边向我们演示叉压定植的操作的流程。她说,种苗培育首先需提取匍匐茎茎尖细胞到脱毒组培实验室培养原种苗,随后将原种苗从实验室移栽到培育带,待匍匐茎长出气根后,再叉压定植进穴盘,经过四五个月的生长,这些种苗就能长成约20厘米高的生产苗,销往全国各地。

  巧艳公司是巧家县委、县政府于2021年4月从安徽省合肥市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到马树镇的科技公司,主要负责运营巧家县草莓科技示范园。

  该示范园占地500亩,由巧家县委、县政府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峡援建、东西部协作等资金近7000万元建成,集标准化草莓种植示范、观光采摘、工厂化育苗、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园区已建成1个草莓苗组培室和5个育苗基地,年育苗3500万株。通过技术创新,单株育苗成本从1.5元降至0.8元,每亩培植成本降低了3500元。

  巧艳公司每年二三月培育冬草莓种苗,八九月培育出生产苗,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销售范围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南到福建省。目前,公司建有7个育苗大棚,总面积达30多亩,2024年共育苗200万株,实现销售额300万元。

  “红颜”“粉玉”“黑珍珠”……在占地10亩的绿色生态观光采摘园内,H形架上一排排不同品种的草莓苗整齐排列。每年春节前后,一颗颗草莓悬吊于空中,游客们穿行其间,无需弯腰就能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该采摘园由巧艳公司精心打造,采用智能化无土栽培技术。据王琪介绍,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土壤种植的限制,在控温环境下使用营养液和基质培育草莓,具有高效率节约能源、品质优良、空间利用率高、可持续性强等优势。每年八九月栽种的草莓苗,到春节前后正好成熟上市。第一批鲜果一经上市,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其中,“粉玉”(白草莓)售价可达40元一斤,“红颜”等红草莓售价20元一斤,最大、最高端的“粉玉”草莓,一盒仅8个,在城市超市中售价可达80元。

  据了解,巧艳公司在马树镇还建有冬草莓观光采摘园。该采摘园拥有4个面积达5亩的观光采摘棚,培育出的冬草莓年产值达50万元。巧艳公司种植生产的“红颜”“粉玉”“香野”以及“蒙特瑞”等品种的草莓,已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巧艳公司主要是做夏季草莓种植和冬季草莓苗的繁育及销售工作,负责草莓新优品种的引进、选育和草莓苗病毒的脱除、组培繁殖。此外,巧艳公司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应用,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其中7项已授权。巧艳公司依托区位、技术和资源优势,已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昭通市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昭通市巾帼示范基地,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专业草莓种苗繁育科技公司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巧艳公司还注册了“巧艳”品牌商标,在2023中国草莓品牌大会暨中国草莓展上,凭借选送的优质草莓一举夺得金奖。

  草莓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巧艳公司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季节性用工最多时一天可达100多人。2024年,巧艳公司支出劳务费200多万元。

  时下正值草莓采摘的成熟期,在马树镇的田间地头,一个个三四米高的大棚内,一垄垄草莓植株上挂满了一颗颗诱人的草莓,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在大棚里采摘草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巧家县马树镇杨自先草莓种植场的负责人笑着说:“今天已经采摘了2吨草莓,今年单日采摘量最多的一天达到了3吨。”

  杨自先和她的丈夫此前在会泽县待补镇种植草莓。2019年,他们了解到马树镇为草莓种植户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同时该地区在土地轮作等方面也具备良好的条件,于是便决定到马树镇发展草莓种植事业,注册了巧家县马树镇杨自先草莓种植场,并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80多亩的草莓种植大棚。2024年,该种植场实现产值100余万元。采访当天,杨自先的草莓大棚内有10多名工人正在采摘草莓。她说,每年2月到12月,都需要工人帮忙除草、除老叶、采摘草莓等,每个人的日工资为110元,每年仅工人工资支出就高达40余万元。在这些工人中,沈兴珍已经在草莓园工作了6年,成为了小组长,目前带领着20余名工人,负责草莓种植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有4万余元的收入。

  “草莓种植地一般四五年后就有必要进行轮作。”杨自先介绍道,在巧家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将种植了四五年草莓的土地和大棚出租给他人用于种植菌类,既极大地降低了投资所需成本,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身居大棚茎叶肥,不羡高树果成堆。6月初的马树河两岸,平坦的马树坝子里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草莓大棚,工人们穿梭其间,有的在带领游客体验采摘乐趣,有的在车间分拣果实,还有的在垄间除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马树镇国土面积291.2平方公里,非流动人口约4万人,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0.6℃,地势较为平坦,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马树镇因地制宜引进草莓种植165亩,并按照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公司+企业+农户”的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群众热情参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集中连片发展草莓产业。

  截至目前,马树镇已有500多家种植企业及合作社,草莓种植培养面积达2.5万亩,夏季草莓种植培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

  “我们现在每天收购草莓四五吨,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七八吨。”在马树镇交易中心云南柠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内,20多名工人们正在按照草莓的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包装,为一颗颗草莓穿上“马甲”,让它们快速奔向全国各地,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快速转变。

  云南柠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宋鹏说,他年年都会在马树镇收购草莓,收购时间从5月持续到12月,每年大约收购草莓1000吨,支付劳务工资110万元。在他这里打包草莓的工人平均每天收入300元,熟练的打包工可达400元。

  宋鹏说,他们收购的草莓主要供应给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公司,这一些企业再将草莓销售给当地的饮品店、烘焙店等,其中,本季度的“北京糖葫芦”,大多是由“巧家草莓”制成的。

  有品牌才有知名度与影响力。在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巧家县坚持走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2023年,“巧家草莓”在中国草莓品牌大会暨中国草莓展上荣获“受市场欢迎的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创建取得初步成效。

  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近年来,马树镇以草莓产业为主导,加快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与打造,探索出了一条“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的发展路径。通过与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采用线上线下、产地销地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宽销售经营渠道,利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矩阵式宣传,不断激发马树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6月正值夏季草莓采收的季节,走进草莓初加工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莓香味。3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将一颗颗草莓去蒂后,装入框中,随后倒入10多米长的清洗流水线道清洗工序,再进行烘干处理后,草莓被送入速冻车间。

  2024年,巧家县引进上海万瑞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马树镇合作实施草莓深加工项目,建起了真空冷冻干燥草莓厂房、冻干仓功能房、管理用房、锅炉房等相关基础设施,可年产冻干草莓330吨,年需草莓原料3000吨,预计年最大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同时,巧家县还与巧家嘉信食品有限公司在马树镇合作实施果脯加工项目,可生产草莓、杏子、鲜枣、芒果、苹果等系列果脯产品,年最大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

  “我们今年初建成厂房,5月初开始收购草莓,目前每天用工量在100人左右,预计会持续用工到10月。”巧家万瑞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毕雷说。马树镇马树社区40多岁的贺保英,丈夫身体不好,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目前,贺保英和女儿一起在公司务工,母女俩每天不仅能挣两三百元,还能照顾家里人。

  “我们的草莓干主要是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定制的,经过礼品盒包装后,销售到世界各地,其中卖到中东和欧洲的居多。”站在琳琅满目的成品展示厅里,毕雷介绍道。

  草莓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它不仅带动了马树镇劳动力就近就业,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村民前来务工,让他们实现了挣钱与顾家“两不误”。目前,马树镇草莓产业链加强完善,实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田间管理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了“四季有花开,天天有果摘”的目标。在草莓产业的带动下,马树镇每年返乡创业人员增加300人,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减少。

  2024年,马树镇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全镇8个村集体经济年纯收益超过50万元,其中2个村更是突破了100万元,家家户户建起了小别墅,大多数家庭购置了小轿车。

  小草莓释放大能量。从草莓种苗培育到标准化种植,从精品包装到冷链运输,从做大产品到做优品牌,马树镇的一颗颗“小草莓”已然发展成为一项7.5亿多元的“大产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787机型首起空难致242人遇难!波音6年巨亏360亿美元后再遭重创,“梦想”还能飞多远?

  5年2.9亿超级顶薪,从总决赛MVP到交易品!NBA被高估的超巨诞生了

  已致170人遇难,机上230人国籍公布,莫迪发声!坠毁客机是波音787-8,起飞后不到1分钟从雷达上消失!波音回应,盘前股价大跌

  带火今年最热门的鞋,杨幂合影也要靠边站,这位“漂亮脸蛋”到底什么来头?

上一篇:一款匠心独运礼盒包装设计打造品牌C位之星!

下一篇:第10届深圳礼盒包装展:文化赋能·绿色革新·全链生态重塑包装产业新格局